槐乡大地

写在贺伟新作付梓之际
◎ 杨生楫
 
  欣闻老朋友贺伟新作《我国首座司法博物馆诞生记》即将付梓,可喜可贺,倍感欣慰。
  多年前,他翻阅大量古籍文献,潜心研读明代木刻本《圣臣志》,亲赴安徽省六安市,实地考察皋陶墓、皋陶祠,与当地专家学者交流座谈,编辑出版了《法祖皋陶》一书。这本书荣获临汾市首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赠我拜读后才真正认识到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是屹立在中华文明的前端,中华民族国家雏型初具时期的巨人。他一生辅佐尧、舜、禹三帝,终生为士。主持研究制定刑法,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提出“德主刑副”“德先刑后”“明刑弼教”“知人安民”的主张,反对滥杀无序,提倡以德服人,以法儆人,堪称是中国法律的鼻祖。在中国曙光显现之际,他能够作出《皋陶谟》这样的宏论,并贯彻于治理国家的全过程,实属智者先贤。史学界公认:尧舜非皋陶无以成勋华之化,皋陶非尧舜无以成明允之功。这样的圣贤就诞生在我们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以皋陶的名字和官称作为村名是这个村子的骄傲。
  2004年,中共洪洞县委贯彻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确定在士师村建设“华夏司法博物馆”。时任中共洪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晋廷瑞慧眼识珠,举荐贺伟担任“皋陶文化研究开发领导组”办公室主任。他上任后以文化拓荒牛的精神,潜心研究古今法律,探寻中国法律源头,多方求证,编写普法教材。亲力亲为,四处奔波,上下呼吁,批项目,定方案,查资料,跑资金,监督施工质量。
  他自费开车,走村串户,栉风沐雨,百折不挠,费尽心力,到处搜寻,挖掘出明嘉靖二年(1523)刊,额趺已失,由赐进士第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致仕户部尚书邑人韩文撰文,赐进士第文林郎广东道监察御史邑人许翔凤书丹,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山西平阳府知府九江廖纪篆额的“明·增修有虞士师庙记”石碑。这块高250厘米,宽130厘米,厚30厘米的长方碑板,记述由平阳府推官乔年为监督,洪洞县主簿王垾主持,扩修皋陶庙一事,洪洞县知县孙巨鲸立石,委官义官岳绍。经修复后将这通石碑矗立在修葺一新的皋陶庙碑亭中,成为镇馆之宝。又与专家携手制定展览设计方案,锲而不舍,历时数年,终于规划建成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亲笔题名的“华夏司法博物馆”,成为全国著名的普法教育基地。十六年来他义务担任法治宣传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宣讲300余次,受众达到10000多人。
  2009年,他达龄退休后,退岗不褪色,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发挥余热,奋战在文化战线上。先后创作了孺子牛系列文化丛书:《梨园沧桑》《乐圣师旷》(1)、(2)、《法祖皋陶》《神奇九箕山》《洪洞道情》《拓荒牛》《彩礼》等,编辑整理了《段续德剧本·诗词集》。2024年又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石村编纂出版了《白石文化觅珍》《白石村志》,还义务编纂了《东崔堡村志》。这些年他赠给我的以上大作我都一一认真拜读过,并写了“喜读《洪洞道情》”“拜读《拓荒牛》”“文化拓荒牛——贺伟”等文,确实受益匪浅。
  我俩文脉相通,互赠著作,心照神交,成为挚友。他担任洪洞县戏剧家协会主席时,邀请我参加洪洞县戏剧家协会,并聘请我担任艺术顾问。为答谢盛情相邀,我向剧协捐赠了上千元的戏曲录音播放制品。
  他每次的作品出版发行活动都邀我参加,我在会上发表感言,表示祝贺。近几年我代他向临汾市政协、临汾市档案馆、临汾市图书馆、临汾市史志办、临汾蒲剧院、尧都区图书馆等单位和有关领导捐赠了他的数十本书籍,并代领了向他颁发的十份《收藏证书》。
  近来,年逾古稀的他,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奋笔疾书。又紧跟时代潮流,步历史遗韵,寻文明根脉,探讨华夏五千年法学文明史,努力继承皋陶先进的法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不遗余力挖掘整理出《我国首座司法博物馆诞生记》这部著作。这必将对法治洪洞、文明洪洞,“华人老家,幸福洪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