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我县举行第三届为立功军人家庭
集中庆送喜报暨2024年度
“最美人物”表彰仪式

(李敏 摄)
本报讯(记者 李一 瑞芳) 7月22日,我县在大槐树文化中心一号会议室举行第三届为立功军人家庭集中庆送喜报暨2024年度“最美人物”表彰仪式。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出席仪式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主持仪式,县上领导张晓晖、敬三平、徐玉、唐勇、鲍荣及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武装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和我县第三届立功军人家属、2024年度“最美人物”称号获得者共计150余人参加仪式。
表彰仪式上,大家共同观看了《聚焦双拥力量 铸就钢铁长城》双拥工作宣传片;唐勇宣读了《洪洞县第三届立功军人名单》;徐玉宣读了《关于表彰2024年度“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的决定》;张潞萍、王向辉等领导分别为我县荣立二、三等功的立功军人家属及“最美双拥人物”“最美退役军人”和“最美军嫂”颁发了喜报和荣誉证书;立功军人家属和受表彰的“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代表分别进行发言。
张潞萍在讲话中说,从2022年至今,我县共收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立功受奖喜报800余份。其中,二等功7人、三等功195人、“四有”优秀士兵嘉奖598份。这不仅凝聚着洪洞籍军人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也饱含着军人家属的大力支持和默默付出。张潞萍代表县四大班子和全县人民,向荣立军功的洪洞籍官兵和荣获“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称号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她希望槐乡人民铭刻奉献丰碑,让尊崇之光普照槐乡沃土,以此次表彰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擦亮“双拥模范县”的金字招牌,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学习军人、尊崇军人、关爱军属”的热潮。大力宣传立功受奖官兵的先进事迹,让“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人立功,全县尊崇”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激励更多槐乡优秀儿女携笔从戎、献身国防。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将拥军优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让尊崇之光温暖每一位军人军属的心田,让拥军优属在洪洞大地蔚然成风。要礼赞榜样力量,让最美精神引领时代风尚,大力营造“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军民一家亲、共筑强军梦”“舍小家为大家、甘于默默奉献”的浓厚社会氛围。希望全县广大退役军人永葆本色,续写荣光,以“最美”为标杆,继续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把忠诚融入血脉,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奉献当作追求,在各自新的“战场”上奋发有为、再立新功,努力成为推动洪洞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要大力宣传“军爱民、民爱军”的感人事迹,讲好新时代洪洞双拥故事,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让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在槐乡大地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要持续用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子女教育优待、医疗健康保障、困难帮扶等方面的军属政策措施,努力为军嫂们排忧解难,让她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要深化双拥共建,让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扛牢政治责任,勇担双拥新使命。牢固树立“抓经济不忘固国防、搞建设不忘兴武装、谋发展不忘强战备”的理念,及时研究解决涉及部队战备训练、国防动员、官兵转业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军地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大格局,健全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联动、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确保双拥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要弘扬时代旋律,厚植双拥新沃土。坚持把双拥宣传、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来抓,推动其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覆盖全社会、贯穿全领域。要深入挖掘我县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洪洞革命故事、双拥故事、英模故事,打造具有洪洞特色的双拥文化品牌。要聚焦急难愁盼,破解“三后”新课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他们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要创新载体机制,续写鱼水新篇章。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驻洪部队要积极融入,双拥办要创新引领,退役军人部门要搭好平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谱写“军地一家亲、军民鱼水情”新篇章。
王向辉在讲话中希望立功军人能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以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过硬的本领,践行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铮铮誓言,继续为军队、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继续为老家洪洞增光添彩!希望所有军人家属能够继续当好坚强后盾,一如既往地支持亲人在部队安心服役、再立新功、荣耀槐乡!希望荣获“最美人物”荣誉称号者能够继续情系槐乡,坚守本色、立足本职,时刻以“最美”标准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奋发有为,在平凡岗位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走好新征程,展现新风采!同时,希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立功受奖军人为榜样,把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精神融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工作中,齐心协力、勠力同心,共同谱写现代化洪洞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