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夏夜星空
◎ 刘秀凤
 
  2025年的夏天,钢筋水泥的城市在骄阳下喘息。空调外机昼夜轰鸣,吐纳着沉闷的热浪,家家门户紧闭,人造的凉意将人们与季节隔绝。冷气机箱的嗡鸣,成了此刻唯一的夏之声。
  思绪却总在这样炙热的午后,逆着时光之流飘回。飘向那个没有空调、甚至电扇也稀罕的年代。记忆里的夏天,是敞开的、流动的、带着体温和草香的。烈日西沉,大地蒸腾的暑气未消,纳凉的智慧便在生活的褶皱里铺展开来:浓荫如盖的老树下,穿堂风习习的门洞口,还有孩子们嬉闹尖叫的泊池水花里。
  然而最深邃的夏夜图景,属于庭院。当暮色四合,暑气稍敛,家家户户便抬出厚重的门板,或是寻来宽大的木板,在清扫过的院子里稳稳架好。铺一层薄薄的褥子或草席,就是一方属于星空的卧榻。前半夜,肌肤裸露在温热的夜风里,毫无挂碍;后半夜,大地终于凉透,习习夜风中竟需扯过棉被一角,将身体裹进那份来自地心的温柔凉意里。
  这露天的眠床,更是通往宇宙奥秘的瞭望台。躺在门板上,仰望便是无垠的苍穹。兴奋,是我们这些孩童心中唯一的主旋律。起初是压低的窃窃私语,分享着白天的秘密。渐渐地,笑声和争论便不受控制地升高,直到引来大人一声带着睡意的呵斥:“还不睡!明早要起不来了!”声音瞬间又低下去,可那雀跃的心,那抑制不住要分享的念头,如同草丛里的蟋蟀,总在片刻寂静后又重新鸣响起来。
  星空下,知识是口耳相传的童话。年长几岁的孩子,煞有介事地指点着:“看!那是北斗星,像不像大勺子?”“听奶奶说,这边两颗星是牛郎挑着担子,那边亮的是织女……” 银河横亘天际,牛郎织女的传说在稚嫩的声音里复活。而每一次倏忽即逝的流星划过,总能引发一片压低却激动的惊呼——“快许愿!”——那颗燃烧着坠落的星辰,在童心里激荡出无尽的想象,每一个光点的消逝,都带走一个悄悄许下的心愿,也诞生一个关于未知远方的童话。
  如今,我们的夜晚被另一种光芒点亮。城市里,路灯与景观灯织成永不落幕的光网,将天空染成暧昧的橙红。家中,璀璨的吊灯、闪烁的屏幕,比任何星辰都更亮眼,更抓人眼球。孩子们的眼睛,被手机、平板、电脑的方寸荧屏牢牢“捆绑”,他们的指尖在虚拟世界里穿梭,童年的梦境被像素和代码填满。他们的记忆库里,还会有那缀满钻石般繁星的夏夜穹顶吗?他们酣睡时甜美的梦境里,可曾有一道璀璨的流星,带着古老传说的回响悄然划过?
  朋友,你有多久,未曾抬头,认真地凝望过一次头顶的星空了?尤其在这本该属于银河与流火的、深邃而热烈的夏夜?
  那方承载过我们身体与幻想的门板早已消失,但星空,其实一直都在原地。它只是安静地退居幕后,等待我们偶尔关掉炫目的灯光,熄灭掌中的屏幕,推开那扇紧闭的门窗,重新仰望——如同童年时一样,带着未曾被电子光芒完全遮蔽的好奇与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