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野菜晋级说巨变
◎ 王友明
 
  一日晚饭时,孩子们发现餐桌上有一小盆野菜,兴奋异常,争抢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边吃边发出感叹:“好香哟!”触景生情,我不由自主地忆起童年,忆起童年时野菜维系的桩桩往事。
  记事起,年年青黄不接的春三月,母亲都要领着衣着破旧而单薄的我,冒着乍暖还寒的风,满地跑着去挖野菜。有时带着长长的铁钩,捋榆钱、槐花,摘柳叶、杨芽。回到家中,用清水洗干净,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去掉苦涩味,切碎拌上些许棒子面,上屉蒸熟,就是全家一顿美餐了。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六七岁时,就常常离开母亲,挎着父亲特意编织的小柳条筐,拿着小铲,随同大我三四岁的小伙伴们去挖野菜、摘树叶了。等太阳落山时,我们已满载而归了。每次,母亲都要边给我洗脏兮兮的脸,边夸奖我能干,是个好孩子。偶尔也会塞给我一个煮熟的鸡蛋,这是给我的最高奖赏,让我激动好半天。
  到了夏天,我就光着膀子,赤着脚,在烫脚的沙土地里穿梭着寻找可吃的野菜。间或一根尖利的蒺藜扎进脚板,忍痛坐下,抱起脚,咬紧牙,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一夹,刺便被拔 出来,鲜血也随之滴落下来。我毫不在意,站起身来,脚底板子在沙土地上蹭几下,又开始寻找野菜了。
  那年头,挖野菜、摘树叶的人很多。村里村外能吃的野菜和树叶,几乎被挖光摘光了。有一次,我跟着母亲到外村的一片小树林里去捋槐花。棵棵树上只有顶端残留着几串槐花,我想把它捋下来。谁料,刚刚爬到一棵树的树顶,脚下的树枝断了,只觉着头“嗡”地一下,就人事不省了。不知过了多久,睁开双眼时,看见母亲正紧紧地抱着我流眼泪。我那幼小的心啊,掠过一股从未有过的凄凉。
  我八九岁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本来就很贫寒的家,就更加艰难了。就连掺着菜叶和树叶的窝窝头,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已经上学的我,只好辍学去挖野菜、捋草籽。老天像是故意和人们作对似的,一连几个月不下雨,酷热得似流火,大地烧得滚烫,小草几乎干枯了。有一种名叫马齿苋的野生草本植物不怕旱、不怕晒,顽强地生长着,为饥饿的人们带来无限希望。我把它挖回家,母亲多半是熬成菜汤。时间一长,周边地里的马齿苋全被挖光了,我就到30公里之外的曲周县去挖。每天天不亮,我就起床独自步行前往。傍晚时分,我才能背着多半袋子马齿苋回到家里。入秋前,我们一家5口人全靠马齿苋维持生活。这种植物熬汤吃口感较好,却不知吃了两个多月,浑身就浮肿起来,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在村里当医生的叔叔过来一看,说是吃马齿苋中毒了。
  秋天终于到了。那玉米秸、玉米芯、豆秸、花生皮等,都成了赖以果腹的“食物”。然而好景不长,吃了没几天,便出现了便秘,大便干燥地拉不出来,憋得我又哭又叫。无奈,母亲只好用一把四指长的钥匙为我一点一点地往外掏。
  泪眼朦胧中,我发现母亲的面颜,也是那样苍白、憔悴、凄苦……
  日月如梭,转眼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大会深刻反思了如何摆脱困境和危机,拉开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一个历史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吃的问题上,再也不用发愁,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我和老伴儿每天早晨逛早市、隔三岔五逛超市,精心挑选一些新鲜蔬菜,一日三餐变换着花样,真个是天天像过年。
  大鱼大肉吃油腻了,我和老伴儿总想弄点野菜调换一下口味。每到春天野菜上市的季节,我们就多买、多吃一点野菜。双休日,我和老伴儿还经常到田野里去采摘“集天地间之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的大自然的精髓——野菜。
  2012年5月,我们搬到新家,住1楼。老伴儿见楼前有一块空地,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兴奋起来:“唉,把这块地修整修整,不就可以种菜了?”老伴儿说干就干,买来尖铁锹、小铲子和小锄头,开始打理空地。这块空地,原是个大坑,由建筑垃圾填平,尽是砖头瓦块,打理起来十分费劲。老伴儿却不急不躁,经过几天的辛苦劳作,小菜园终于打理出来了。第二年,谷雨就要到了,老伴儿嘟念着:“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拉我到小菜园一起翻地、打埂,不一会儿工夫,那片空地就被打整得好似棋盘般整齐。老伴儿用小锄头刨出一个个小坑,浇上水,等水完全渗入泥土,就将一粒粒甜苣、扫帚苗、野苋菜种籽,埋进湿漉漉的土里,上面再压上块拳头大小的土坷垃。一周左右,小苗便拱出土来,绿油油的,十分惹人喜爱。这下,老伴儿茶余饭后几乎都是在小菜园里忙活:拔草、施肥、浇水、捉虫……那个精细劲呀,简直像是呵护自己的孩子。我最爱看老伴儿为菜浇水,那白亮亮的水,掺了绯红的霞光和菜苗的翠绿,竟同虹一般,绚丽多姿!楼外的小菜园,使老伴儿原本有些孤寂的生活丰富多彩了许多。 
  野菜的吃法很多,大多野菜洗净后,用热水焯一下,或拌或炒或蒸,可以如同蔬菜一般食用。那纯净、本真的鲜香,是自然的礼物,是我们绿色生活的气息,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见证。野菜还可以煮面,一碗苋菜炸酱面,虽是素食,却也有滋有味;又或者切得细碎了,做成饺子馅,咬到嘴里,浓烈的清香扑鼻而来,说不出的美妙滋味;干燥上火时,可用小火煨一锅野菜粥,浓浓的菜汁裹着黏稠的米糊,清淡而滋味绵长。全家人食用野菜,既可以尝到鲜味,又可以起到保健作用,每品尝一次,都是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老伴儿逢人便说:“种植、采摘和食用野菜,还有减肥和美容的功效呢!”的确,种植、采摘野菜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健身之道。种植、采摘的过程能大量消耗热量,对活动腰腿也大有裨益;其时视野里一片新绿,室外的天地宽广,无论有多少压力和郁闷,都能回归平和与宁静之中,其乐融融、其趣无穷。
  时下,吃野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享受,那些生长于山林之内和田野之中,未受到现代工业和农药化肥污染的野菜,已经以其营养丰富和美味可口,晋级成为绿色食品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不仅进入了普通百姓的餐桌,更登上了大雅之堂,在众多名厨手中脱胎换骨,成为人们聚会和宴请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受到广泛宠爱。
  “瓜菜代”的年月,虽然过去了许多年,但经历了采摘野菜童年的我,却根深蒂固地铭记着那久远的往事,每每忆起,脑海里总会依稀有淡淡的野菜香味浮动。如今已经晋级的那一抹若有若无的清香,是童年的歌谣、是餐桌上的亮色、是游子心中永远的乡愁,亦是沧海桑田巨大变迁的最好见证!
  春天,是盛产野菜的季节。我坚信,改革开放的春天,永远会恩赐愈加美味、愈加多样的“野菜”,来灿烂我们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