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我县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
本报讯(记者 苏浩 子英) 7月30日,我县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听取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主持会议,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出席会议,各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王欣传达了李云峰书记关于防汛的批示精神;闫志伟汇报了中央、省委巡视组移交信访件化解情况;高彦民传达了省、市领导就省委督查办关于防汛安全督导情况报告所作批示精神,通报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及当前巩固衔接重点工作;发改局、住建局、能源局等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了部分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汇报了“非粮化”整改工作情况;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汇报了“非农化”整改工作情况;生态环境局、开发区、水利局、文旅局、商务局等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各自工作开展情况;大槐树镇、甘亭镇、辛村镇负责人汇报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回头看”、乡镇党建办运行工作情况;徐玉传达了全市党委和政府办公室主任会议暨二季度市委层面整治形式 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对我县《实施细则》修改稿进行说明,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会议期间,全体人员还共同观看了市委农办无人机环境整治巡察视频。
张潞萍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强化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加强山区河道、山洪沟道等重点部位的巡查防守,做好实时监测、洪水预警、险情快速处置和人员转移工作,在阻水桥梁、河道漫水桥、过水路面等危险路段设置醒目警示标识和路障,加强值勤警戒,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要强化道路隐患治理,强化路面疏导管控,管好重点车辆,严管严查超载超员、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防范交通事故发生。同时要做好应急救援,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畅通交通事故救援救治“绿色通道”,保障人民群众安全。要坚决打赢信访移交件清零攻坚战,相关部门“一把手”要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严把质量关口,强化工作作风,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决杜绝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等行为,确保办理结论经得起检验。要坚决打赢耕地保护保卫战,严把标准提质效,强化督导严问责,及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非农化”“非粮化”整改工作落实到位。要深刻认识巩固衔接问题整改的重要性,做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提高“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驻村帮扶质效,主动倾听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要全力锻造过硬队伍,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全面激活乡镇党建办效能,确保力量配备到位、基础保障到位、常态培训到位、实体运行到位。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引资,坚定不移促进产业升级,深度推进文旅融合,精心打造新场景、策划名活动、打造好品牌,把“回家·悦生活”的理念融入文旅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让“回家”感觉更真切。
王向辉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抓好安全风险管控,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认真抓好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值守、转移避险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县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的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对各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要抢抓当前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快推进前期手续办理,对前期项目紧盯开工节点、在建项目倒排建设工期、竣工项目加速投产运营,精准施策、梯次推进,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要持续抓好“非粮化”“非农化”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快整改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要常态化做好散煤三清零及露天禁烧工作,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做到火点早发现、快处置、全闭环,坚决杜绝露天焚烧污染。要加强监督性监测和执法检查,对违规排放、超标排放“零容忍”,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要优化旅游服务,办好各类活动,做好宣传推广,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活动内容,进一步提升旅游季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要加强见贤里业态布局规划,重点引进具有品牌影响力、经营特色突出、市场口碑良好的优质商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与商户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商户的经营困难和需求,积极协调解决,为商户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要紧紧围绕“4315”产业振兴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紧盯突出问题抓好整改整治,从严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举一反三推进典型问题自查整改,坚决防止整治形式 主义形式化。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市实施办法》《县实施细则》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监督执纪,严肃执纪问责,注重常态长效,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我县落地生根、化风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