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中元节祭祖
◎ 程洪俊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会”,民间俗称“鬼节”。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巍,又称亡人节、七月半。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民间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七月十五中元日,地官降临,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间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来人间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关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中元节是中华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载:“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
中元祭祖,褚衣不可或缺。褚衣者,棉衣也。宋朱弁《送春》诗:“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相同道理。
2010年5月18日,“中元节(盂兰盆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时,山西晋南地区习惯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常用点心、包子。
最隆重的数放河灯。祭祀者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点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还要做一五彩水底纸船,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根据灯的漂流状况,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要焚香祈祷。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到达了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
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