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秋雨中的怀念
◎ 陈元芬
 
  飒飒秋雨落龙城,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我的心上。本就归心似箭、坐立难安,这场说来就来的雨偏又添乱,让一颗盼归的心更添了几分莫名的沉闷。我素来爱秋,却独不喜欢这秋日的雨——灰蒙蒙压着天际,冷飕飕浸着骨缝,潮乎乎裹着心绪,下起来总拖拖拉拉,像杜鹃在暗夜里低泣,把满心的压抑都泡得发胀。
  其实,在龙城再多逍遥些时日也无妨,可生日将近,先生与孩子们正盼着团聚,我终究是要回去的。没买票时倒还平静,一旦车票在手,心便像被什么勾着似的,一刻也待不住了,活像周日放假前的学生,前一晚就已按捺不住雀跃的期待。
  人常说“儿的生日,娘的受难日”。尤其遇上这般连绵秋雨,更搅得思绪如潮。母亲正是在一场瓢泼秋雨中走的,那天夜里,震耳的瓦当流水声和着刷刷雨声,陪母亲走完了既幸福又苦难的一生。那晚的雨大得不像秋雨,倒像盛夏的暴雨,仿佛连上天都在为她的离去垂泪,为她多难的一生悲泣。
  此刻,身在异乡,听着飒飒秋雨,恰逢生日前夕,母亲那交织着幸福与苦难的一生,便如窗前细密的雨丝,一一飘落在眼前。
  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除了大锅饭年代,她极少下地干重活,多半由父亲代劳,这让婶婶们都好生羡慕。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是方圆有名的“能人”,挣钱养家从不让母亲操心,家里的活计他也常搭把手。比起村里多数女人,母亲的日子算得上宽裕。而她最骄傲的,是我们七个儿女,个个孝顺听话,这是她一生最大的慰藉。
  母亲大字不识,却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与世无争。嫁入陈家做了长嫂,便真的“长嫂如母”,给小叔子缝衣做饭、侍奉公婆、迎亲待客都任劳任怨,妯娌间从不算计,是有名的老好人。她早早学会了缝纫,常帮邻里做衣服,愿给多少就多少,从不计较,遇着家境困难的便分文不收。那年代,衣服鞋都靠手工缝制,男孩多的人家总赶不上穿,鞋磨破了还在将就,有甚者,鞋跟都磨掉了,没鞋可换。母亲见了总忍不住帮个忙。
  单干后,父亲承包了村里的电磨,给鳏寡老人磨面分文不收。母亲从不阻拦,总说“老人们可怜”。与人为善让她赢得了全家和乡邻的尊重。
  别人眼中幸福的母亲偏偏又多灾多难。
  母亲幼年丧母,由太姥姥抚养,太姥姥家境优渥,直到出嫁才回自家。人常说“蝎子的心,后娘的心”。可是,母亲和后姥姥相处融洽。后姥姥对我们很好。母亲去世后一直瞒着姥姥。姥姥无意间听说了,天天坐在院门口,打听母亲的情况,哭着说:“要是能替,我替她去,我这么老了,活得没意思了,人家好儿好女那么多,心又好,该享福的是她!”
  母亲四十多岁生我,已是高龄产妇。我记事起,母亲总牙疼,“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常看见她吃着饭就按住脸,疼得半夜起来含凉水、咬花椒。后来才懂,凉水花椒能治,不过是当年条件差,没药可吃,只能硬扛。
  母亲五十多岁那年秋冬,又猝然中风,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四处求医,她咬着牙扎针喝药,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我看着心疼,辍学回家照料。每次扶她去堂哥家串门,她总自责“耽误我前程”,说着说着就抹泪;见堂姐买新鞋,便急忙问我要不要;我干活时,母亲就坐在旁边念叨:“别人家老小儿都享福,就我娃得早早伺候我……”其实母亲高龄生我,养育之恩,我满心感激。而她却总把亏欠揽在自己身上,说她亏欠我。
  母亲积极配合治疗,用了半年的时间,生活自理,还做些简单的家务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如初。我们也大学毕业了。兄妹都以为母亲将安享晚年,谁知天有不测,被查出不治之症。全家悲痛之余,带母亲去了太原、北京。母亲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又一次艰难地和病魔抗争了三年。那三年里,她从不让我们伺候,总说“别耽误工作”。
  那年暑假,我本想回家照料母亲,可母亲却催我留在城里照顾待产的嫂子。等嫂子超了预产期半个月生下侄女,我第二天就往家赶。回家后,母亲握着我的手说:“终于生了,我的病也好多了,中午还吃了半碗饭呢。”我竟天真地信了。晚饭后累得想早些休息。母亲对父亲说:“让娃睡床上去,别让我吓着她。”我很纳闷,母亲明明知道我不敢一个人睡屋后的床,为啥不让我睡她身边。累了,也顾不上多想,就壮着胆子上床去睡了。
  朦胧中,听见母亲对父亲说:“这一觉睡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明呢?”父亲说:“睡吧,娃都睡了,我关灯。”
  睡得正酣时,父亲把我叫醒,说母亲咯了两声,就没声音了,让我赶紧拿寿衣。父亲的话如炸弹,一下把我炸晕了,我头脑一片空白,不相信这是真的。刚才还好好地,咋突然就没了。我哭喊着赶紧给母亲穿衣服送医院。但父亲说赶不上了,没呼吸了。
  我光着脚,愣愣地站在炕下,像失忆一样,想不起放寿衣的箱子,其实箱子就在旁边。父亲大声呵斥,赶紧开箱,赶紧叫人。我才清醒过来。外面不知何时已风雨大作,水流如注,风声、雨声、屋顶咚咚的流水声,把我的哭喊声全淹没了。声嘶力竭地喊叫了十几分钟,嫂子和邻居才被从睡梦中叫醒。
  后来邻居告诉我,前一段时间,他来看母亲,母亲就疼得坐立不安,就是不让通知我们姊妹。
  那晚的雨,我终生难忘,它永远落在了我心里。在那滂沱的秋雨中,母亲永远离开了她眷恋的家,离开了她疼爱的儿孙。
  又逢秋雨,又到生日,又想起母亲。她如天下所有母亲,柔弱里藏着坚韧,平凡中透着智慧,用最朴素的言行教育我们:与人为善。
  秋雨如泪,思念成河。愿天堂没有病痛,您长眠,我常念,安息吧,母亲!您的孩儿们都如您所愿,家庭和睦,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