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风雨映初心 一线党旗红
近日,洪洞县应急管理局办公室内,党委委员杨杰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县气象局推送的预警信息显示,未来一周多轮降水或将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他当即起身:“这预报来得及时,我们得赶紧行动!”短短几分钟,雨情预警提示函便精准发送至各个乡镇。
今年以来,洪洞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延伸到防汛抢险最前沿。早在3月,该县完成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动态调整,110名各级防汛责任人名单公示,其中党员干部带头认领重点区域,构建起“责任公示—部署落实—能力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
为织密责任网络,该县应急管理局牵头恢复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扩充成员单位力量,对108处防汛重点部位明确行政、技术、管护三类责任人,其中党员干部占比超过75%,为133处高风险区域制定专属防范措施,建立“点对点精准叫应”机制。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地质灾害点、山洪防治村、城市易涝点,用脚步丈量风险,用台账记录隐患,推动防汛责任从“纸上”落到“地上”。
暴雨如注,洪峰奔涌。8月15日深夜,洪洞县洪安涧河浊浪翻滚,1000立方米/秒的洪峰裹挟泥沙而下,7个乡镇降水量突破100毫米,部分区域积水内涝、群众被困。该县应急管理局党委迅速启动协同响应机制,全局党员干部取消休假、24小时值守,与群众并肩作战。危急时刻,县应急管理局执法队副队长马强蹚着过膝积水,在滨河路原县洗煤厂小区耐心劝说不愿撤离的老人:“您的平安比家当金贵!”最终将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应急救援大队主动出击,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
这场防汛战役中,洪洞县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防汛理念。在物资储备与队伍建设中,党员干部带头统筹协调,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储备麻袋7000条、编织袋32515条,以及水泵、发电机、救生衣等大量抢险救援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同时,组建29支县级应急救援队伍,2167名专业救援人员中有大量党员骨干,组成防汛抢险的“主力军”;修订了《洪洞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27场次,党员带头实操演练,让“防”的意识深入人心,“救”的能力不断提升。
在预警环节,洪洞县应急管理局牵头建立“小时级”信息联动机制,联合气象部门每小时推送降雨预报,水利部门同步更新河道水位、水库数据。针对古县五马水库泄洪预警,统筹调度苏堡镇、曲亭镇、大槐树镇应急力量,联合开展受威胁群众疏散。
每次处理完险情后,应急管理局的党员干部随即转入“双线作战”,联合住建部门开展“拉网式”排查,检修城区道路、路灯、排水管道,督促建筑工地加固围挡;联合水利部门对洪安涧河淤泥冲击部位清淤,恢复行洪功能;自然资源局党员干部持续对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回头看”,严防次生灾害。同时,组建宣传队通过“乡村大喇叭+社区微信群”,向超万人次群众普及雨后防疫、用电安全知识。
从深夜抢险到黎明重建,在这场防汛救灾硬仗中,洪洞县应急管理局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始终与群众拧成一股绳,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安全指数”,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认可。“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永远冲锋在前。”洪洞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严文辉的这番话道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心声。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