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东尹壁馍馍
◎ 尉学海
 
年 馍
  在东尹壁村饮食文化中,做馍馍是一个特色。定有年馍、笑馍、花馍。快过年了,咱就先说一下年馍吧!
  我村村民刘建华是加工馍馍的专业户,每年一进入腊月,他就忙着做起了年馍。从外地拉回了上等的面粉,购回了红枣,修好了和面机、蒸笼,安装好蒸气机,在亲明好友的帮助下,一场蒸年馍的战役打响了。他的年馍有红枣糕、枣山、各种小功物。如:小兔、小猪、大公鸡等。还有各种花馍。你走进他的院里,刚蒸好的年馍雪白如玉,在红枣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观,小动物生龙活现,小花馍乐口开放,散发着浓浓的馍香,蒸气如同春节的年味飘落在乡村。我每年都要买一大份年馍,供五路神爷,求五福临门。一进大门东是“土地爷”,供小白兔馍,神位旁贴上红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降吉祥”。院中供的是天地爷,供大小年糕馍落成的塔形馍,旁边还有猪头馍,公鸡馍。显的农家生活步步高,五谷丰登年景顺。家里供的是灶君爷、财神爷献枣山馍。相传灶君爷,腊月二十三上天,正月初一回家来,称为: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灶君爷一般供在农家灶台,也叫“一家之主”,称为:油盐流成河,米面堆成山。牲畜圈供的“马王爷”,献各种花馍。最后,在财神爷供位旁贴上金粉写的对联。“年年顺景财源进,岁岁平安福禄临”。大红灯笼门前挂,金色福字映天下,这就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笑 馍
  东尹壁村还有一种馍馍叫笑馍馍。它的形装像弥乐佛张大嘴在笑,所以叫笑馍馍。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子叫:蝴蝶馍馍。因蒸出来像两个蝴蝶翅膀,蝴蝶在幸福的飞翔,好似金闪闪的元宝财源亨通,给农家带来了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最早蒸笑馍的是村民刘福平,他十八岁就开始学做笑馍。谁家办喜事,他第一个报名到面房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向前辈学蒸馍,从发面、和面、蒸馍、装馍、放气,一步步认真学起。学到了一套做馍的好手艺。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国家号召发家致富。他办起了全村第一家馍馍加工作坊,一干就是三十年。做笑馍使他发家致了富,盖起了新房,给孩子办了婚事、供孙子上了大学,成了全村富裕的一家人。
花 馍
  花馍是我村今年刚引进的新产品,是村民南小宝从外地学习回来后搞起来的。此人,年青好学、有创新意识,更有踏实创业的实干精神。随着人们生活水乎的提高,对馍馍的美观和质量有了更高的更求。说干就干、刚入冬,他就从外地购回了和面机,先进的蒸馍机,及各种工具,请来了面点师傅大干起来。做的花馍有:百天、圆锁、订婚、结婚、生日祝寿、乔迁、礼佛等各种花馍。纯果蔬和面、纯手工制作,做出的花馍五颜六色,喜庆美观,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他的精心努力下,第一批花馍很快上市了、那天正赶上朋友尉北洪的69岁大寿,他就带着两个祝寿花馍给老尉去祝寿。中午十二时,隆重的寿席开始了,尉北洪夫妇坐在上中位,头上藏着金黄色的寿帽,儿子尉锋点燃了寿糕上的蜡烛,顿时火花燃气、冲向房顶。孩子们拍着手、高唱着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两边的两个大花馍,五颜六色,大方喜庆,给寿席增添了喜庆执闹气氛。花馍上“身体健康、生日快乐”八个红字滋润着老人的心田。老了,老了,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啊!大寿桌欢快的转着,上面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鸡、鱼各种肉菜,饺子、油糕各种美食,大家在欢笑中向寿星互敬着美酒,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闪耀着幸福的红光。
  最后,一家人在祝寿的花馍前,照了全家福。
  这真是:
  党的政策暖心高
  花馍飞出黄土坡
  如同元宝堆成山
  放歌高唱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