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当好“火车头”  铺就“致富”路
 ——记市人大代表张廷康 
 
  张廷康,淹底乡府底村人,临汾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在当地,每当提起张廷康,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对他称赞有加。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建立生猪养殖基地,有效带动家乡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用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坚持不懈、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养殖致富路。
 
 一腔热血为故土  回乡创业
  张廷康在外创业20多年,但他从来没有脱离家乡,总想回村里面干点事,刚好2020年国家对于生猪养殖有非常好的一个政策,于是毅然决定回村发展生猪养殖。
  在党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张廷康深知想要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家乡实际情况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于是他前期调研走访,认真分析村情、民情、地情,了解本地生产力情况,最后投资上千万元成立了康辉牧业有限公司。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项惠农政策及掌握有关技术,他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技术培训课程并购买有关生猪养殖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努力,认真总结失败原因,养殖基地终于达到年出栏5000余头生猪的目标。
  张廷康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规模化养殖场形成之后,产生的猪粪不仅可以满足500余亩的灌溉需求,还可以使农田增产增收增量,同时也解决了十余户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作问题。规模化养殖对于饲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可以将大量的秸秆用于饲料的生产,解决了农村秸秆乱堆乱放焚烧等问题;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可以再生利用,加工成有机饲料,生物肥、沼气等,延长了农业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有更多的就业岗位。”
  张廷康的生猪养殖基地不仅带动了家乡经济发展,也在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头作用。饲养员黄天佑之前是一名大车司机,现在年龄大了,开不了车了,自从成立了康辉牧业有限公司养猪场,他就进厂里养猪。刚开始根本不懂怎么养猪,他跟上技术员认真学习,不断请教,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与他同龄的还有六七个人,现在都成了养猪能手。
  张廷康不厌其烦地为乡亲传授养猪技巧,忙前忙后为大家解决困难,他不仅教会了村民赚钱的本领,更带动村民打破了之前的思想桎梏,用于创新,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适合他家乡的特色致富之路。
 
一心一意为家乡  为民发声
  早在当选市人大代表前,张廷康就积极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当选人大代表后,他更加深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他多次走访,收集群众意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了解到村主干道破旧不堪,村民交通极其不便,他多次到县上寻求相关部门帮助,2021年成功争取到县扶贫中心资金,给村里修了1200余米的主干道和500余米长的水渠,赢得了群众一片赞誉。
  在村民李建平眼中,“张廷康乐于助人,村里谁家娶媳妇,他亲自上门询问情况,需要钱给你帮助钱,需要车给你安排车,贫困户要盖房子,需要钱拿上赞助帮扶,自从回到村里建立猪场,猪粪免费给咱老百姓用于施肥,这人非常好。”
  张廷康始终坚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一切为民,牢牢扛起这份责任。作为市人大代表,他深感责任重大,始终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愿听。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命运和影响国家前途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声音多种多样,他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并没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不愿听。二是会听。了解社情民意,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三是常听。他努力代表、实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认为作为人民代表就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他十分关心村民创业,主动带头解决了8户创业农民的资金问题。
 
一片赤诚为槐乡   守护群众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作为党员,他立即行动,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他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参加党员先锋岗,志愿到村疫情防控点参与值班,先后慰问了村疫情防控点和洪洞高速口疫情防控点,为值守人员送去了方便面、矿泉水、牛奶等物品。他说:“生猪养殖基地发展的好,全靠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看到大家一起维护农村的安全,日夜坚守,我很是欣喜,捐助一些东西,略尽绵薄之力。”他这一番话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员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农民代表,张廷康第一时间把上级的精神传达给基层的农民群众,号召大家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的潮流中。他表示,今后会更多地关注各种民生问题、各种焦点难点问题,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尽职尽责的人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