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干劲“拉满格” 全力“加速跑”
——洪洞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复工侧记
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
行走在洪洞县5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断,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塔吊有序转动,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2025年是“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收官之年。开年伊始,洪洞县锚定目标任务,以蓬勃向上的状态、只争朝夕的干劲,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奏响“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奋进曲”,全面有序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高度重视 系统部署
洪洞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省定工程共8个项目,估算投资约12.68亿元。其中,洪洞县建成区城镇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洪洞县洪安涧河综合治理项目3个工程已完工;洪洞县再生水厂建设项目、汾河洪洞县南营村至尧都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汾河干流洪洞县霍州界——恒富大街桥综合治理工程、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利用项目5个工程正在建设中。
自“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启动以来,洪洞县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张潞萍多次作出安排部署,要求相关部门、乡镇对标省、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工作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抓细抓实工程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洪洞县从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依法治水、注重落地见效三方面入手,全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高速高效推进——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洪洞县在做好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相关工作,真正做到高位统筹部署,破除体制机制堵点问题。一方面,更细致地完善县级专班总协调、分管领导常态调度、主责部门牵头推动实施、其他责任部门高效配合的工作体系,健全“调度通报、督办约谈、考核问责”工作机制,一体推进、闭环管理,全力保障工程高质高效实施。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上级专班对接,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可靠、安全建设前提下,力争各类项目在计划内提前完工,切实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速增效。
强化依法治水措施。洪洞县要求县级领导带头严格贯彻落实《汾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聚焦“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中的突出问题,拿出“钉钉子”精神,采取强有力举措,坚持不懈推进落实,从根本上让汾河流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推动乡镇和部门坚定扛起黄河流域保护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增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推动工程落地见效。洪洞县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全力以赴与上级部门主动对接、紧密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千方百计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切实为项目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和《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和社会环保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截至目前,洪洞县5个在建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中,洪洞县再生水厂建设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75.1%,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总工程量的75%,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82%,汾河干流洪洞县霍州界——恒富大街桥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6%,汾河洪洞县南营村至尧都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53%。
复工开建 热潮奔涌
实干争春早,项目建设忙。
2月3日(正月初六)立春节气,洪洞县再生水厂建设项目复工;
2月5日(正月初八),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复工;
2月13日(正月十六),汾河洪洞县南营村至尧都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复工;
2月14日(正月十七),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项目复工;
2月15日(正月十八),汾河干流洪洞县霍州界——恒富大街桥综合治理工程复工。
春节假期刚过,洪洞县便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吹响了项目建设“集结号”,全面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复工。
日前,记者来到汾河洪洞县南营村至尧都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只见装载机、挖掘机、渣土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全力运转,石料破碎、吊运、拼装……50余名工作人员铆足干劲儿加油干,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现在的施工场地内已经开辟了6个工作面,绵延汾河东岸2公里,上了10余台大型机械、50余名施工人员……”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杜保亮介绍,该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一半以上,根据施工计划,该项目将于5月底完工,6月底验收。
汾河洪洞县南营村至尧都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于2022年9月开工,总投资约1.85亿元,主要建设堤坡放缓、堤防险工段防护、沿堤泵站改造、主槽防护等工程。工程实施后,可以进一步保障汾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推动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我们采取挂图作战方式,每周召开例会,排工期、赶进度,每天巡查工程进度,协调各方面问题,全力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高效推进,在汛期来临前投入使用。”洪洞县水利局河湖管理股股长李虎介绍。
记者来到汾河干流洪洞县霍州界——恒富大街桥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时看到,1公里多的施工面上,20余辆大型机械、70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全力抢时间、赶进度。
随着洪洞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来到洪洞县再生水厂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大小13个建筑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等施工——吊车在工人的指挥下,运起管网一点点挪动;管网在工人的焊接下,严丝合缝衔接……
“项目原计划9月完工,现在可以提前3个月完工。”施工单位负责人杨卯胜表示,自该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洪洞县住建局给予他们很多帮助,有关领导几乎是“随叫随到”,分管副局长刘志敏每周三召开现场调度会,先后协助他们解决了水、电、场地等多方面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该局现场技术负责人王惠玉每天都会在施工现场巡查,督进度、保安全、促施工。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以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奋进足音,奏响着项目建设最强音。
要素保障 加压奋进
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7700余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收集开发区及周边企业、赵城镇、广胜寺镇的污水,收集到的污水运往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该项目施工时需要经过3个乡镇、20余个村庄,涉及居民和各种地下管线、村庄道路、浇地水渠、通信设施等,施工难度较大。
日前,记者来到正在洪洞县明姜镇中社村施工的项目现场,只见施工人员和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指挥一台小挖机进行作业,在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的精确指挥下,数百米已挖好的坑道内,一根根连接居民家中的天然气管线完好无损,工程建设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自该项目启动以来,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赵城镇、明姜镇不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从两个方面入手,确保了工程建设的“不断档”:一方面是打好提前量,组织力量深入学校、居民、商户等相关人员家中,逐一做工作、达成一致意向,全力保障管网施工不受影响;一方面配合施工,组织水、电、气等单位驻扎施工现场联合作业,确保施工时不损坏水、电、气等原有设施设备,进而确保工程进度。
在洪洞县各级各部门的保障下,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项目仅剩2000余米就能完工。据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李富强介绍:“我们的这个项目预计5月15日就能完工试水。”
走出中社村,驱车10余分钟,记者又来到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该项目位于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工业园,总占地面积约76.2亩。项目建成后,将使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处理、深度净化后成为中水,再次供给工业企业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用水短缺状况,节约大量新鲜水,又可减轻河流的污染负荷,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园区废水排放的污染问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走进施工现场,吊车挥舞长臂,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进行施工。
“我们每天早晨6时30分开始作业,自复工以来,几乎每天都有400余人同时作业,目的就是争取能够在5月底完工。”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他们招商引资的重要前提,管委会上下高度重视项目建设,集结了全部力量保障工程建设高速高效推进。
自该项目复工后,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领导每天7点准时到达项目施工现场,督进度、解难题、保进展,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有关负责人几乎驻扎在施工现场,随时随地帮助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如今,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的38个施工单体中,已有35个施工面同步开工,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赶进度。
“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保证工程进度,分别是作业面全打开、增加人员力量、优化施工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蒋毅介绍,目前施工现场的土建和安装都在同步施工,项目将按计划在预定时间内完工。
春启新程,壮志盈怀。洪洞县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争姿态,全力以赴加快“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进度,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贡献洪洞力量。

(转自《临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