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联手说事”蹚出基层善治新路径
近年来,我县紧扣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主线,创新以“联手”方言文化为情感纽带,凝聚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聚焦发展要事、民生急事、矛盾难事,走出“小事不出村、有事找联手”的特色治理路,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目前,全县325个行政村、18个社区建起了“说事成员库”,有2749名固定成员。不管是乡村发展、信访维稳的大事,还是群众急难愁盼、邻里纠纷的小事,只要关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谐稳定,都能拿出来说事。
县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岳江江说,“我们专门成立了‘联手说事’工作小组,由基层党组织书记担任说事长,负责牵头组织,统筹协调,以及推动落实相关工作,说事成员则通过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确定,包括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镇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法律顾问、村民代表、政法五老、志愿者等。”
为了让说事成为一种制度和常态,联手说事员们通过入户走访、网格排查、群众反映、会议收集等途径,及时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说事流程则以 “点单—派单—验单”闭环管理为特色。通过入户走访、网格排查等多渠道“点单”,基层党组织依据职责权限分层“派单”,并由乡镇纪委、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验单”,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在兴唐寺乡杏沟村,一起长达30年的信访积案就通过“联手说事”成功化解。作为当事人的村民续小在问题得到解决后也主动报名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为其他村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兴唐寺乡杏沟村村民续小激动地说,“没想到因为我一个人的事汇集了这么多联手,把我这个事非常当回事,我以前不懂法,走了不少弯路,非常感谢这些朋友,几天就把我这个事圆满的解决了。”
积极向上的乡村风貌,正是 “联手说事”平台以民为本、广纳众事的生动写照。兴唐寺乡还通过“联手说事”平台,整合财政与社会资源,调配两辆标准化校车,开通五条线路,覆盖全乡10个行政村,为外出就读的学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
“爱心接送车实施后对我们家长来说真的挺方便,20多里的山路基本上就送到家门口了,还是免费的,为乡政府点赞。”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我县持续优化“联手说事”工作机制,组建县直层面专业说事人队伍,进一步完善“县级统筹、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联手说事”协调处置机制。
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康争进介绍说,“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双报告双评议机制,要求乡镇、村、社区定期向上级、向群众报告‘联手说事’工作情况,并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述职评议之中,确保说事议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截止目前,“联手说事”制度已累计解决全县群众关心的出行、教育、医疗等大小问题13599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志伟 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