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难忘的驴蹄山战斗
◎ 刘奇康
 
  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不平凡的日子里,数十年前二爷讲过的抗战故事我还记忆忧新,那残烈的战斗场面催人泪下,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值得敬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祖国和人民,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抚今忆昔,慷慨万千。谨以此文纪念千千万万的抗战英烈,也纪念抗战老战士——逝世二十多年的我的二爷。
  二爷名叫刘保武,是爷爷的胞弟,他1919年出生,1938年3月参加革命,先后任赵城县游击大队二大队副官,晋南六区专署保卫营二连工作员,1940年11月任晋绥军区八分区二纵队四团四连指导员,晋绥军区新军教导大队二队游击队长,1946年任二军四师十三团民运股长、组织股长,1949年12月任骑兵师二十三团政治处主任,独骑师一团政治处主任等。
  二爷十八岁离家参加革命,参加过著名的百团大战、保卫延安等一系列战斗,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还掩护过刘少 奇、陈毅、聂荣臻、罗瑞卿等高级干部从晋东南通过日寇重重封锁到延安参加党的重要会议。离休后的八十年代末期,在他回老家和我去新疆的日子里,我听他讲了许多抗战故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抗战期间二爷参加的一次难忘的战斗。
  八年抗战期间,二爷曾在晋绥军区八分区任决死二纵队四团四连指导员和五支队指导员,给人说起抗战他的心情很不平静,作为抗日老战士,他经历了很多战斗,在敌强我弱,饱受饥寒,缺枪少弹的情况下战胜装备精良的日伪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抗战中二爷印象最深的是在晋中离石县境内的“驴蹄山战斗”。
  1942年,二爷时任晋绥军区八分区二纵队四团四连指导员,端午节前夕,全连指战员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突然,二爷所在的连队接到了上级命令,立刻赶到驴蹄山下的苇子村公路执行任务,全连同志接到命令立即出发,连夜行军20多公里,于拂晓前到达目的地。“驴蹄山”果如其名,地势险恶,沟深坡陡,石崖像驴腿那样又细又高。这里有日军的四个据点,距此只有四五公里的县城还盘踞着大量日伪军,但他们转移到苇子村时,侦察员报告,日军已经发现了他们,正在包围妄想消灭他们,战士们顿时摩拳擦掌,像猛虎一样冲上前去,抢先占领了山头。日伪军分三路围攻上来,连长一声令下,几梭子弹立即射到了右边的一片敌人,其余的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了,左边的一小股日军攻上来了,双方展开了白刃战,年仅17岁的小战士任德胜,大吼一声,冲上去和一个手持战刀的日本鬼子肉搏起来。搏斗中,小任被削掉了一只耳朵,顿时血流满面,但他毫不畏惧,奋力把鬼子摔倒在地,掐死了凶恶的鬼子。正前方是日军主力部队,他们举着太阳旗,气势汹汹地扑上来,为了节省子弹,二爷他们等敌人逼近了再集中火力打,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二爷亲眼看见日本军官用战刀凶残地砍杀退下来的自己的士兵,迫使他们转头继续进攻。
  这次战斗从拂晓打到黄昏,二爷他们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子弹和手榴弹不多了,就把地雷和石头集中起来,全连人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当敌人最后一次反扑时,早已严阵以待的战士们将手榴弹、地雷、石头扔向敌阵,打的鬼子血肉横飞,鬼哭狼嚎,狼狈逃窜。
  二爷激动地说,他们胜利返回时,汾离公路以北的老乡们都欢天喜地的迎接,为部队送水送饭,慰问凯旋胜利的战土们。
  二爷说,这是他在八年抗战中经历的时间最长,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他们连不但守住了阵地,而且仅以重伤2人,轻伤5人,无一牺牲的代价打死打伤日伪军200余人,战胜了装备精良,人数多几倍的敌人,谱写了一曲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保家卫国的英雄战歌,极大地鼓舞了晋绥地区人民的抗日斗志,在当年晋绥军区召开的英模会上,二爷他们连受到了嘉奖。
  讲这些的时候,二爷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也饱含了对日·侵略行径的仇恨。新中国成立后,二爷一直在新疆工作,先后担任新疆南疆区党委办公室主任,纺织工业局党委书记,七一棉纺织厂党委书记,自治区轻工业厅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等重要职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新疆以及新疆的气象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二爷生前多次说过,八年抗战,是日本帝国主义铁蹄残暴蹂躏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辉煌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的历史,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段历史,要教育子子孙孙,永远都不要忘记。
  我牢牢记着二爷的教诲,这段历史确实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