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2025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
捐赠仪式在我县举行

(子英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政 赵静)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8月18日,“2025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捐赠仪式在大槐树文化中心影剧院举行。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主持仪式。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山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岳普煜及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出席捐赠仪式。
张潞萍在致辞中向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11周年致以热烈祝贺!向基金会长期以来情系老区、倾力助学,特别是对洪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给予的鼎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张潞萍说,洪洞,是辛亥风云的见证地,是红军东征的纪念地,是八路军总部的驻扎地,是“光荣的临汾旅”的授旗地,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深深烙印在槐乡的记忆里。从烽火硝烟到建设热潮,洪洞人民以“坚毅顽强、奋发自强”的精神脊梁,挺起了老区的铮铮风骨。进入新时代,我们赓续红色血脉,深入实施“1255”战略部署,奋力打造“四地一城”,正在书写“文明洪洞,幸福老家”的壮丽篇章。张潞萍指出,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地,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承诺。以“振兴洪洞教育”为号令,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强度,坚持最高的标准给教育、最多的编制给教师、最好的保障给学生、最优的资源给教学,全力推动“满意教育”民生工程迈出坚实步伐,为洪洞的未来筑基。
张潞萍表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晋绥公益在山西的第十一年。基金会的善行义举,为洪洞大地弘扬乐善好施、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树立了光辉典范,诚挚感谢基金会为学子们点燃了“希望之火”,铺就了“筑梦之路”。希望槐乡学子永葆“赤子之心”,常怀“桑梓之情”,胸怀凌云志,苦练真本领,不忘槐乡根,时刻铭记“自强敢拼、奉献争先”的洪洞精神,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讲好洪洞故事,传播洪洞声音,当好家乡的形象大使。同时热切期盼所有在外的槐乡青年学子,心系故土,情牵家园,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滚滚洪流,用智慧和汗水,为洪洞的振兴添砖加瓦。也期待社会各界与基金会携手,接过“捐资助学”的爱心接力棒,让这条新时代的“慈善长征路”,共尽“绵薄之力”,同担“应尽之责”,在爱心与责任的传递中,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介绍了“晋绥情公益助学”活动情况。段晓飞说,“晋绥情”助学项目9年来共资助山西13个县4224名寒门学子圆就大学梦,其中洪洞县受助学生达200人。今年是晋绥公益第三年走进洪洞,既是缅怀革命先辈在这片热土的牺牲奉献,也寄托着对老区新一代的殷切期望。
政府副县长高彦民介绍了我县2025年高考情况和100名受助学生情况。
随后,张潞萍、段晓飞等领导先后为100名困难学子发放了每人5000元的助学金。张潞萍还向基金会赠送了“三载亲情暖槐乡 一心向党润新苗”锦旗,表达谢忱。
捐赠仪式上,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学生先后登台,表演了国家级非遗洪洞道情《腾飞的洪洞》,高亢激昂的曲调唱腔,展现了槐乡儿女坚毅顽强的不屈精神,武术《红星照我去战斗》展现了少年壮志,在古筝《高山流水》伴奏下的剪纸、木版画非遗体验环节则彰显了地域文化魅力。朗诵《晋绥情》、歌曲《梦想飞翔》及受助大学生们集体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抒发感恩之情,最后,文艺表演在温暖的氛围中落幕。
捐赠仪式前夕,张潞萍、王向辉等领导还同基金会副理事长段晓飞一行专程走访慰问了困难学生李恩惠,为她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鼓励其奋发图强,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