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大地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张潞萍主持
本报讯(记者 苏浩 瑞芳) 8月15日,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近期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及市有关精神,审议通过《中共洪洞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和《2025年洪洞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要点》《2025年洪洞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结合本领域工作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落实落细既定各项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保障、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深入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数智赋能、提振消费、创业就业、优化营商环境”五大行动见行见效,着力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要增强全局意识,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四地一城”发展定位、“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三县建设目标,聚焦富硒、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文旅业等产业发展,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认真谋划好洪洞未来五年发展;要增强底线意识,统筹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信访维稳、防汛减灾等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加强信访包联、助企服务,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企业、群众合理诉求,为洪洞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县级领导要亲自抓,县气象、应急、水利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形成防汛合力,紧盯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对各项工作、应急预案进行再检点、再完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指出,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是在奋力收官“十四五”、谋划布局“十五五”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供了遵循。全县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领导干部要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组织专题学、深入学、系统学,让党员干部都能深刻领会习近 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重大意义,全面掌握当前我省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要加快打造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华翔集团装备制造业,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超级电容器隔膜、新型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制造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首家超级电容器产业园。要依托富硒土壤,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畜牧,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用好文化遗产,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根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创新推动文旅、康养、农业、工业、商贸、体育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研究制定全域旅游联合运营方案,把各景区、景点、小吃、农文旅产品集中起来,实现各景区产品组合、品控管理、营销推流、销售渠道、品牌建设5个维度的联合运营机制,为旅游名县建设赋能;发挥龙头景区作用,创新创造属于洪洞的经济聚力场域,引爆流量出圈,点燃消费活力。发挥区位优势,加快龙马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煤焦、木材、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全产业链服务,形成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双品质”县城建设,推进化工园区提级扩能和绿色转型,扩大根祖文化品牌优势,以“数智赋能”增强城市智慧安全发展韧性,让城市运行更高效便捷。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4315”产业振兴体系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与“和美乡村”建设步伐,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产城互动良好格局。同时要抓好安全生产、从严治党工作,认真研究谋划专题领域的推进举措,齐心协力起草好县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各项文稿材料,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会议指出,要继续扛牢法治建设的重大责任,统筹推进法治洪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县职责使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思路举措,全面系统总结“十四五”法治建设成效,高标准谋划“十五五”法治建设任务目标,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目标,按照省市规定,起草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和《“十四五”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要突出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坚持严格执法,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持续发挥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作用,靶向发力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公正司法,巩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加强民生重点领域的执法司法力度,充分发挥审判、检察职能作用,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法治为民,以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联手说事”基层治理模式,主动防范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要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全县法治合力;依法治县办要加强督促指导,着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各协调小组要根据职责,认真抓好本领域工作的研究推进和组织实施;各级党委(党组)要扛实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困难和问题。要把法治建设的责任链条从“纸上”落到“地上”,让“纸上”责任变成“行动自觉”,推动全县法治建设走深走实。